top of page

長者跌倒不是純屬意外,了解箇中原因,減低受傷風險


「跌倒」是指突發、不自主地倒在地上或非故意的體位改變,是每個人於晚年生活中經常發生的意外。意外傷害是香港排第五位的入院原因*,而長者跌倒正是其中最常見的意外傷害。根據 2018 年的統計,在 45,000 多位 65 歲以上的社區長者中,每 10 位長者,就有 4 位每年至少跌倒一次,曾跌倒的長者有 9.9% 因而骨折、31.3% 軟組織受損。由此可見,長者跌倒的問題是不容忽視。


長者會因為體力及感官能力退化而容易跌倒,而且在冬季跌倒的機會更多。跌倒會影響長者的自我照顧能力及生活質素,曾經跌倒的長者會害怕再跌倒而避免外出,對自己的整體能力失去信心,變得情緒低落,嚴重的更可導致抑鬱症。

很多長者或照顧者以為長者跌倒是純屬意外,其實跌倒是由於多項風險因素互相影響所致,當中包括環境因素及內在因素。


環境因素

  • 室内燈光不足

  • 缺少扶手

  • 重複性花紋的地面,影響長者空間感

  • 地面不平

  • 地面濕滑

  • 室内障礙物過多

  • 不固定的地毯

  • 不穩固的家具

  • 廁所或座椅過低

內在因素

  • 視力及聽力減弱

  • 平衡能力減弱:如患有柏金遜症引致步履不穩定,中風或認知障礙症等

  • 關節及步姿問題:如膝關節退化、曾經中風等

  • 頭暈:如心律異常、突然轉變姿勢引起的血壓波動

  • 藥物影響:降血糖藥、安眠藥或抗抑鬱藥等會有機會導致頭暈或步履不穩

  • 尿頻或小便失禁:長急著去小便增加跌倒風險而導致骨折

  • 衣履不稱身: 衣服太長或太闊會容易絆倒

  • 精神混亂:認知能力失調 (缺乏安全警覺)


* 資料來源:香港長者護理參考概覽 — 長者在基層醫療的預防護理 (2018 年 12 月修訂版)

74 次查看

Comentários


Os comentários foram desativados.
bottom of page